- 金錢
- 209
- 威望
- 1751
- 貢獻值
- 13
- 推廣值
- 0
- 性別
- 男
- 在線時間
- 225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2
- 精華
- 0
- 閱讀權限
- 70
- 註冊時間
- 2012-2-25
- 帖子
- 948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5-8-15 15:13 |
---|
簽到天數: 950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 推廣值
- 0
- 貢獻值
- 13
- 金錢
- 209
- 威望
- 1751
- 主題
- 2
|
39 d1 h5 e1 I& s% U4 e o
7 ?! j' `9 q. K* x$ |
蒋介石想要拉拢林彪,只需要让林彪相信国民党中央的那些官样文章是有诚意的就可以了。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太过迂腐,怎么理解呢。按照官样文章,抗战是国民党领导下的全面抗战。共产党边区是国民党中央政府的一个下属机构,要服从国民党中央的政策。按照官样文章,国民党中央对下属的十八集团军是关怀的、爱护的、支持的、配合的。至于之前以皖南事变为代表的摩擦,那些都是误会,都是误会造成的恶果。戴笠可能跟林彪说,蒋委员长对此非常痛心,苦于没有直到信任之人等等。林彪可能跟戴笠表达同感。
( v+ `& N2 F; \9 O. t+ M5 W- p: B9 f$ `" B
戴笠可能跟林彪说,当前方向是打鬼子。为了更好的打鬼子,国共双方应该消除误会,建立消除误会的沟通机制。要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首先需要信得过的人。而林彪本就出身于黄埔大家庭,可以充当此项重任。
3 F4 X8 A" r0 |$ H+ T3 e$ Y7 j
( G* n9 N+ s, \ z& }1 ?) g9 k 如果仅仅是这么着,蒋介石的布局是不是太浅薄了。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官样文章嘛,大家都搞。但有更深层的原因。假如直接和林彪来这么一手,情况就不一样了,结果有三个好处:一,将大削减共军对国军的敌意;二,了解共军;三,共军增加出击的规模和力度。
2 c& |8 n4 G& A. E$ _+ l& d# w7 w9 Y/ `$ w# a
共军对国军,那是血海深仇。共产党员被国民党杀了无数。毛泽东的兄弟老婆死在国民党手上,朱德的挚友死在国民党手上,贺龙族人死在国民党手上,彭德怀的祖坟被国民党挖过好几次,太多了。红军将士多半在国民党统治下吃不饱饭才干革命的。而红军长征之后,江西革命根据地被屠杀很多人,他们都是到达陕北那些士兵的亲人。可以说从领袖到大兵,均和国民党有仇。要不是小日本进逼太甚,双方才不会合作哩。某种意义上讲,共产党就是靠理想和仇恨支撑着。所以共军和国军打仗相当玩命,往死里打。如果能建立维持一个信任机制,削减共军多国军的敌意,那么相当于削减共军气势,削减共军的战斗力。' S: M8 _ ~# j, m1 T
举报⇊ 2012-10-09 13:06:10, 56楼
5 U4 S4 r0 B3 e! R" }) l. V
7 y" h9 k3 a( m1 D 至于第二点,了解共军,相当于知己知彼,将来兵戎相见,胜算也大。不是蒋委员长不想派人去共军内部。只是共军生活过于艰苦,特务会严重水土不服。而且共产党内天天开会,隔三差五整风,连自己人都整得死去活来,敌人更难以生存了。所以说这个布局应该非常老辣,甚至比让林彪投靠国民党带兵打共产党还要凶狠。而如此凶狠的计划竟然隐藏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可见手段之高明。
0 ?' e I8 m. ~0 z3 Z% ^ ` 就当时情况而言。彪可能表示对此很感兴趣。因为这么一来确实有理由战场杀敌。国民党是中央军,有同盟国物质援助,顺便争取一点,对自己应该很大帮助。林彪如此行动,是建立在国共不打内战的前提下。既然不打内战,那就要搞好团结合作关系。或许他看到了背后的杀机,也就是想摸摸戴笠的底。7 C7 [, X$ j0 w: {3 s8 i+ q
1 A- y- [6 }+ c( L1 C
4 W1 \( S) a( |) v! Q6 T# \9 y# O1 C+ `
8 S* Y* H; V# Q3 O; H/ m+ g 共军增加出击的规模和力度,对国民党而言那是百利无一害。参照百团大战,结果直接导致鬼子加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力度。鬼子加紧扫荡有几个好处:可以压缩共军发展空间;适当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共产党把军力露出来,还可以增加国民党内对共军的仇视。蒋介石发迹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清党。清除共产党,恰好是蒋介石的旗帜。国共合作之后,国民党内部一些将领淡化了敌视共产党的情绪,这是蒋介石不愿看到的。如果跟林彪建立合作关系。按照蒋介石及其粉丝的估计,林彪回到延安之后很可能立刻统兵一方。他完全可以独立发起大规模对日作战。
1 _& E4 v+ C* U6 Q0 l R+ Z$ j
1 y$ X+ g) M- t& v( `$ D/ j+ Q 他人大家看到那份记录,估计也就这几个方面。
! i7 _$ j ]9 ` s0 C' G& I
3 l( ^9 _! s% E8 N2 q8 }4 b4 [ 如果事情真是如此这般。戴笠接下来怎么没有行动呢。原因很简单。林彪回到延安之后并没有回到军队里,一切也就没有可能。毛泽东一直把他放在那里,等待一个关键的时候把他放在关键的地方。等到林彪再次回到军队,戴笠已经翘辫子了。事情就这么诡异。即使戴笠不死也不会有进展。因为那事不是戴笠能搞定的,林彪也不是戴笠能搞定的。所以说,好大喜功者误事。蒋介石身边好大喜功者不仅仅戴笠一个,比如管财政的宋子文大舅子,因为他的好高骛远,把哈佛学的那一套经营国家的经济伦理照搬到中国,加速了国统区经济崩溃,那可是比淮海战役更大的损失啊。
0 u2 `0 Y. R: s# A8 k
8 f. V9 N# L# w m 一年之后,蒋介石在重庆见到林彪,竟然不知林彪的心理动态。几十年后,年迈的蒋介石感叹戴笠误他大事时,很可能就是指戴笠因为好大喜功隐瞒信息而耽误了蒋介石重庆玩弄手腕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