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对一个人太好会招来恶意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我从心理学角度告诉你原因 经济学中有一个反认知的概念 叫做受助者 恶意指的是无边界的帮助他人 对方反而会从内心深处产生
[打印本頁]
作者:
goooooooogle
時間:
2025-5-16 11:10
標題:
对一个人太好会招来恶意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我从心理学角度告诉你原因 经济学中有一个反认知的概念 叫做受助者 恶意指的是无边界的帮助他人 对方反而会从内心深处产生
对一个人太好会招来恶意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我从心理学角度告诉你原因
经济学中有一个反认知的概念
叫做受助者
恶意指的是无边界的帮助他人
对方反而会从内心深处产生恶意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被帮助的人在感激的同时
也会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不足
这种感觉会触发到一个人
很敏感的自卑和羞愧
于是呢,为了捍卫自己的自尊
有些人就会将这种情绪
转化为潜意识的仇恨
这个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
在人际关系中
每个人其实都渴望付出和回报是平衡的
当你一味的对别人好
而对方无法等量回馈你时
他的内心这杆秤就开始不平衡了
甚至会产生一种亏欠你的压力
这种压力如果长期的存在
就会让一个人感觉到很反感
连同你这个人一起反感
常说的大恩如大仇就是这么来的
讲到这里
也不是说我们永远都不要帮助别人了
而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
你要考虑到下面这四点
第一,受助者的人品、价值观
还有他的认知
如果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存在问题的
那就很容易滋生恶意
第二,在帮助跟你有同样成长背景的人时
要格外的注意
比如亲戚同胞的兄弟姐妹、你的同班同学
公司同事等等
因为你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
竞争和比较的关系
所以帮助更容易引发嫉妒和恶意
所以一定要小心地考虑到他人的自尊心
以免引发嫉妒
千万不要用你的帮助建立优越感
让对方感觉到被施舍
而是要更小心的让对方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第三,给别人帮助的程度不能过大
过度的帮助反而会让对方有心理压力
最好的帮助呢,是适度的点拨
而不是大包大揽
最后,帮助的时候
一定要记得保护好自己
特别是当你有很明显、优越的资源时
比如说财力啊、权利啊
一定要小心好心办坏事
制度的帮助是悲悯
过度的帮助就是灾难了
有智慧的善良时
既不剥夺他人在困境中成长的权利
也不让自己被消耗殆尽
既不伤害他人
也不牺牲自己
这才是善良的最佳状态
人生啊,路漫漫
愿你的善良被温柔以待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hkcdn.store/)
Powered by Discuz! X2.5